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美海军二战夜间战斗机

时间:2025-07-03 19:55 点击次数:112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欧洲人在空战方面的经验远多于美国人。不过,自1940年中期起,英美之间的密切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对空战形势有了充分了解。凭借特有的干劲,美国陆军和海军重新审视了他们对日间战斗机的采购计划,开始购买配备更强大的R-2800发动机和更强火力的飞机。美国陆军的P-70和P-61主要计划用于夜间作战,它们在太平洋战争中对日本的作战行动有限。但对日作战的最直接重担落在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身上。二者都部署了大量重要的作战飞机部队,这两个军种之间最基本的区别在于,海军陆战队的飞行中队名义上全部为陆基部队,并且训练主要是为了支援对陆地目标的两栖攻击。

  1940年至1941年冬季,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密切关注着英国为击败夜间轰炸机所做的努力。值得强调的是,二者都没有采取孤立主义政策,也从未表示看不到对美国的威胁。尽管美国海军起初与英国合作的热情不如美国陆军高(美国海军也负责海军陆战队的装备采购和技术研发),但它逐渐认识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能够随时拦截敌方飞机是一项紧迫的需求。美国海军与陆军航空队(1942年3月起改称陆军航空军)合作,组织了全国性的飞机预警服务,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给予了同等重视。由于美国远离除了像在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舰载机部队以外的任何敌人,国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需要防御的领土面积辽阔,且美国当时没有夜间战斗机,这又加剧了国防的困难。幸运的是,辐射实验室(Radiation Laboratory)在1940年就开始研发先进且强大的微波监视雷达,早在1938年,陆军通信兵就已经使用了少量的前微波设备。到1940年12月,美国海军与辐射实验室的团队合作,研发大型舰载雷达,这些雷达不仅用于空中和水面预警,还用于舰队自身战斗机的地面控制截击(GCI)。到1941年2月,美国开始设计微波反舰(ASV)雷达,随后另一个团队开始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即研发一种能够安装在单座舰载战斗机上的机载(AI)雷达。

  尽管英国人当时无法在这种波长上制造出很多研究用硬件设备,但从1940年春季起,他们就对3厘米波长的雷达进行了有限的研究,并且能够向辐射实验室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几乎没有任何依据,他们就认为这种极短的波长是使雷达在单座战斗机上令人满意的先决条件。美国海军也被说服接受了这一结论。1941年1月,美国海军要求研发一种3厘米的机载雷达,该雷达要轻便、紧凑、简单、不易被干扰、可由飞行员操作,并且在夜间空中截击方面有用,同时具备攻击水面舰艇的次要能力。到1941年8月,3厘米组件取得了足够的成功,于是开始设计一种名为AI-3(SCR-537)的完整雷达。1941年11月2日,完整的雷达装置方案被提交给美国海军。六天后,美国海军要求钱斯沃特(Chance Vought)公司对“海盗”(Corsair)战斗机的夜间战斗机型XF4U-2进行研究。12月,斯佩里(Sperry)公司获得了AI-3雷达的研发和生产合同,辐射实验室担任顾问。1942年1月28日,样机审查委员会接受了XF4U-2的方案。该雷达安装在飞行员座椅后方的机身内,波导沿着右翼延伸到翼尖附近整流罩内的扫描器。搜索时使用螺旋扫描(120°的圆锥范围,每分钟扫描15次),第二阶段(当时称为“瞄准”阶段)使用10°的圆锥扫描,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精确瞄准以实施盲射攻击。飞行员前方的单个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显示G型(方位-仰角)图像,目标回波上会出现与距离成反比的“翼状”标记。

  1942年4月,飞行试验在一架JRB(双引擎比奇飞机)上开始,扫描器安装在机头。很快,指向误差就被优化到小于0.25°,不过在处理海面回波、应对湿度以及在20000英尺以上高度的性能方面遇到了问题。6月,该雷达装置被送往位于罗德岛昆西特角(Quonset Point)的海军陆战队航空站进行测试和训练,同时第二套雷达装置安装在一架F4U战斗机上进行飞行测试。1942年10月,这架F4U作为可作战的夜间战斗机交付使用,但此时F4U-1项目面临极大压力,不幸的是,钱斯沃特公司不得不停止F4U-2的研发工作。到1942年末,斯佩里公司生产的第一套雷达AIA开始为格鲁曼(Grumman)F6F“地狱猫”(Hellcat)战斗机生产。总共交付了604套,并安装在F6F-3E和-5N“地狱猫”战斗机上(后文会详细介绍),同时英国的“萤火虫”(Firefly)夜间战斗机和“海蚊”(Sea Mosquito)鱼雷轰炸机也安装了AI Mk XIVA(ASH)雷达。1943年,这种雷达被赋予了新的陆海军联合编号APS-4。

  1943年1月,开始研发一种改进型雷达,配备新的达尔莫维克多(Dalmo Victor)扫描器、西屋(Westinghouse)加压射频头(这消除了从机身到机翼吊舱的长波导)以及斯特罗姆伯格(Stromberg)Mk II调制器。这种雷达于1943年10月完成,并在一架SNB-1(比奇“堪萨斯人”飞机)上进行了飞行测试。1944年4月,西屋公司开始交付量产型雷达,编号为APS-6。几个月前,APS-6A开始交付,由于新型射频头存在问题,APS-6A的接收器采用的是飞歌(Philco)公司的APS-4型号。在量产型APS-6雷达被批准使用之前,进行了许多改进,包括将天线°以改善信标接收效果。海面杂波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但总体而言,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小型化雷达即使在30000英尺以上的高度以及战斗机动中也能很好地工作。它可以在40英里外显示海岸线,可靠的搜索范围很少小于5英里。最小作用距离仅为360英尺。在搜索模式下,性能良好的扫描器以不低于12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进行60°的螺旋扫描。驾驶舱内感觉不到震动,战斗机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也没有改变,不过在侧滑时,吊舱会错误地增加空速读数。整套设备重242磅,价格为10936美元。总共交付了多达5260套,截至1945年8月1日交付了2161套。

  所有首批交付的雷达都安装在“海盗”和“地狱猫”战斗机上。美国海军最早的夜间战斗机是由昆西特角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和费城海军造船厂改装的12架F4U-1“海盗”战斗机。这种“手工改装”安装了APS-4雷达,通常会拆除右翼三门0.50英寸机枪中最外侧的一门,并重新布置驾驶舱以安装飞行员的雷达控制装置、观察镜和自动驾驶仪。这十二架飞机参与了大量战斗。其中六架被派往位于新乔治亚岛蒙达(Munda)的VF(N)-75中队,在那里,威廉姆(Widhelm)中校和他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们(据说他们的飞行时长都超过了2000小时)歼灭了此前每晚来袭的日本轰炸机,这些日本轰炸机主要是为了让疲惫不堪的美国人无法入睡。他们的首次战斗任务以及首次击落敌机是在1943年10月31日。此后,任何接近新乔治亚岛的“洗衣机查理”(日军飞机的绰号)都被击落。事实上,奥尼尔(O’Neill)中尉(故事是这样说的,并且海军也证实了此事)在一天晚上在布干维尔岛(Bougainville)上空测试机枪时,意外击落了一架闯入他射击路线的日本轰炸机!另外六架飞机在埃塞克斯号(Essex)、大黄蜂号(Hornet)和无畏号(Intrepid)航母上,归R.E. 哈默(Harmer)中校指挥的VF(N)-101中队使用,之后被分配给海军陆战队的VMF(N)-532中队。那么单座战斗机在夜间飞行真的太难了吗?这具有双重意义,因为在此前不久,美国海军还坚称“海盗”战斗机即使在白天也无法从航母上起飞。

  在颠簸的航母甲板和岛屿简易机场上执行这些艰巨的任务,开创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大规模开展夜间战斗机作战的先河。从数量上看,在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夜间战斗机是格鲁曼“地狱猫”战斗机。它在“海盗”战斗机项目启动很久之后才开始设计研发,却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并且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生产了12274架!这两种战斗机都由强大的R-2800“双黄蜂”发动机提供动力,体型都较大且坚固,性能都非常出色,也都深受欢迎。“地狱猫”战斗机的主要问题是夜间视野。最早的夜间战斗机型F6F-3E是由普通的F6F-3改装而来,配备了APS-4雷达、红色的驾驶舱照明,并且在防弹前面板前没有弧形的有机玻璃挡风玻璃。在这18架改装机之后,又生产了149架配备APS-6雷达、无线电高度计和敌我识别(IFF)装置的F6F-3N,最后生产了1434架F6F-5N(其中有一架在两翼都装有扫描器吊舱),另外还有80架被指定为“地狱猫”NF.II,提供给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航空兵。正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斯基茨”·哈里斯(Major ‘Skeets’ Harris)少校,几乎独自一人建立了一个海军战斗机拦截部队(FIU),装备有“管鼻燕”(Fulmar)、“萤火虫”和“地狱猫”战斗机。在太平洋地区,部分由于爬升速度更快,1945年初,美国海军的一个F6F-5N中队取代了美国陆军航空队(AAF)的一个P-61中队,负责保卫莱特岛(Leyte)。夜间战斗型的“地狱猫”和“海盗”战斗机通常涂成深蓝色或墨黑色,它们日夜执行任务,保卫舰队和岸上基地,并护送“复仇者”(Avenger)等攻击机。战争结束时,沃特(Vought)公司生产了更强大的F4U-4E(配备APS-4雷达)和F4U-4N(配备APS-6雷达),它们与最后一款夜间战斗型“海盗”F4U-5N一起在朝鲜战争中服役,F4U-5N在其他改进之外,还重新布置了驾驶舱。F4U战斗机的总产量(直到1952年才停产)为12571架。

  为舰队建立全天候的昼夜防空体系是一项与陆地上的防空任务规模相当的任务。得益于英国的帮助,美国海军很快就拥有了甚高频(VHF)无线电和敌我识别装置,辐射实验室为舰队航母研发了一种出色的地面控制截击雷达,并将原型机安装在“列克星敦”号(Lexington)航母上,“列克星敦”号延续了一年前在珊瑚海海战中沉没的那艘同名航母的名字。这种雷达编号为SM,它有一个大型抛物面天线,进行圆锥扫描以获取多个目标的方位、仰角、高度和距离信息。量产型SM雷达由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第一台于1943年8月在锡拉丘兹下线厘米机载雷达的研发严重滞后,导致采取了各种临时应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夜间对日间战斗机进行密切的地面控制截击指挥,将日间战斗机与雷达引导的探照灯配合使用,甚至(在美国)进行了短暂的试验,使用装备探照灯的夜间战斗机,这让人想起英国皇家空军的“涡轮探照灯”(Turbinlites)战斗机。在战斗中广泛使用的唯一方案是组成由两到四架飞机组成的小队,其中一到三架战斗机与一架配备雷达的大型飞机协同作战。常用的传感器飞机要么是配备反舰雷达(ASV)的格鲁曼TBF“复仇者”飞机,要么是配备西屋ASB雷达的道格拉斯SBD“无畏”(Dauntless)飞机。小队会保持紧密队形,尽可能不显示任何灯光,同时舰队的大型监视雷达会对从地平线到地平线的天空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敌方部队,地面控制截击指挥官会引导小队飞向目标,直到处于空对空搜索模式的机载雷达与目标取得良好的接触。然后,观察雷达屏幕的观察员会引导编队,直到能够目视看到日本飞机。战斗结束后,飞机各自返回航母。

  尽管这种系统看似繁琐,但效果相当不错,并且在反潜作战中使用的“猎-歼”小队中,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延续了很多年。美国的损失微乎其微,不过早期的一个牺牲者是“布奇”·奥黑尔(‘Butch’ O’Hare),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芝加哥机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汤米·布莱克本(Tommy Blackburn)曾是著名的VF-17中队(第一个投入作战的“海盗”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后来担任华盛顿海军航空局(BuAer)战斗机分部的负责人,他认为这种战斗空中巡逻(CAP)形式甚至可以扩展到包括更大规模的编队。直到今天,“领机”的概念在攻击水面目标时仍然具有竞争力,并且在太平洋战争的夜间,常常需要拦截多达三四十架日本飞机的夜间攻击。在最早的这类战斗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还没有引入敌我识别装置。这就使得在开火前必须识别目标,而1944年中期之后,装备了机载雷达的“地狱猫”战斗机飞行员在甚至没有看到敌方飞机的情况下就开火并首次命中目标的情况并不罕见。这是被授权的做法,而在欧洲战场的冲突中,夜间战斗机机组人员被要求目视识别他们的目标——或者至少要尽最大努力去识别。

  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说,以色列已同意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60天停火协议的必要条件,并呼吁哈马斯也接受这项协议。

  泰国宪法法院当地时间7月1日决定受理对总理佩通坦的弹劾请愿并暂停其总理一职。随后,佩通坦表示接受这一决定,并向民众“致歉”。执政时间不满一年,这位泰国史上最年轻总理为何突遭停职?

  我国海军双航母编队位远海大洋实战化训练,外军舰机多次抵近侦察、跟踪,我编队全程保持随时反应的作战状态,舰载机多次“战斗起飞”。(编辑:辛乐)

  从美国回来这几天,我发现这生活差距太大了!#美国 #回国 #美食 #记录摆摊生活

  时隔近300天,大小杨哥、卢文庆现身露面,三只羊捐资2000万建造大桥正式通车,将绕行1至2小时车程提至步行10分钟。(编辑乐希)

  福建失踪50多天的8岁男童遗体在山涧被找到,为何多支搜救队伍无功而返?

  从男童邹某某5月4日下午走失以后,当地政府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公安、消防以及多支救援队等超千人次投入搜救,动用了无人机热成像、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排查了核心区域及悬崖、溪谷等危险地带,但一直无功而返。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新闻链接 辽宁舰 山东舰航母编队刚完成远海训练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新闻链接: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刚完成远海训练。

  7月2日,@周周,幸运小富婆发布讣告:各位亲朋好友,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爱妻于2025年6月30日晚11点在北京房山区公韩路遭遇意外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于2025年7月1日凌晨1时在北京市良乡医院永远离开了我们,终年27岁,特此登入本人账号和各位亲朋好友道别。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27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已经停止了所有解除针对伊朗制裁的工作;并警告称,如果伊朗试图发展核武器,他将再次下令对伊朗进行轰炸。戳视频,观看更多内容。

Copyright © 2025 首页/辉达娱乐注册/登录平台-rs8h.cn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